2010年,欧莱雅中国收获了一份漂亮的答卷——11.1%的年增长(按人民币计算),连续10年来两位数增长。伴随这份“双十”之喜的,是中国正式跻身欧莱雅集团在全球的三大市场之列,仅次于法国、美国市场。
当然,欧莱雅在中国的影响力,不仅表现在从2001年到2010年间,销售15倍以上的增长,同时也体现在欧莱雅对中国各类公益活动的积极参与,以及大众对其“企业公民”形象的肯定。
与此同时,2011年伊始,兰蔻在湖北宜昌开设了品牌专柜,欧莱雅高档品牌下沉二三线市场的意图在今年更为明显。不过,这仅仅只是欧莱雅中国今年将要做的事情的一部分。
在今年3月7日于上海进行的“欧莱雅中国经营状况及发展策略媒体沟通会”上,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介绍了公司在2010年的重要记事。
2010年欧莱雅中国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莫过于公司高层的换任。在圆满完成最为艰巨的前十年任务之后,盖保罗不再继续担当欧莱雅中国CEO一职,而是继续为任欧莱雅中国总裁。新上任的CEO贝瀚青表示,“盖保罗在过去十年为欧莱雅中国作的事业与贡献,都是非常令我尊敬和羡慕的。”
过去的一年里,欧莱雅将全新的专业美发品牌INOA带给中国消费者,新产品去除了传统烫染发产品中的“氨”成分,被视为专业美发领域的创举。“这种创举理所应当是由欧莱雅公司开创。”盖保罗表示。
此外,欧莱雅还将药妆品牌修丽可首次引入中国市场。贝瀚青介绍,修丽可进入中国市场初期效果非常好,“我们认为修丽可会成为公司活性健康事业部一个很好的成员,我们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渠道的品牌选择。”
一边引进新的品牌和产品,另一边则是原有品牌对中国市场更深入广泛的开拓。欧莱雅在中国的另一个“风向标”式的举动,便是奢侈品品牌开始挖掘二三线市场。据了解,高档化妆品领军者兰蔻,已经在东莞、洛阳、兰州、宜昌开设品牌专柜。“二三线城市消费者收入在提高,高档品牌发展空间很大,而且政府也希望刺激消费拉动内需,我们愿意与中国政府齐头并进。”盖保罗表示。
当然,2010年,欧莱雅赞助上海世博会及法国馆,极好地宣传了企业形象。此外,其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研发和创新中心也获得了LEED(评价绿色建筑的工具)国际金奖认证,进一步实现了其环保承诺。
作为剑指专卖店渠道的品牌联盟体系,魅力联盟在发展的最初两年赢得了一些专卖店主的推崇与肯定。然而,跨国品牌在专卖店渠道的“通病”,如门店硬件高要求、利润有限、货品流通渠道控制不够等,也不可避免地摆在“魅力联盟”面前。
对此,贝瀚青表示,“魅力联盟”目前发展情况很好,专卖店渠道是非常有潜力的市场,欧莱雅将在未来继续大力发展。“我们对于和经销商合作的模式并不陌生,在欧洲许多地方,欧莱雅的产品也是通过经销商在药店、专卖店渠道进行销售的。”
对于药妆渠道的发展,盖保罗认为,欧莱雅早在十年前便看到药妆市场的潜力,并率先在中国市场推出药妆领导品牌薇姿。不过,对于药妆市场,“并非只需有好的产品就够,而必须对药店的形象、管理、消费者习惯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造和影响。”盖保罗表示,“现在药妆市场竞争激烈,必须寻找新突破。”
在实体渠道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,网络销售渠道成为品牌的另一大增长点。“欧莱雅中国去年的网络销售增长了50%。” 贝瀚青表示。据了解,欧莱雅去年的网络营销势头强劲。其兰蔻官方网站,是中国第一大电子商务化妆品站点,玫瑰社区是中国第二大线上美容社区,奢妍美是欧莱雅第一个多品牌电子商务网站,集中旗下高档品牌的销售。
创下“双十”辉煌后,欧莱雅中国无疑面对着更大的挑战,这不仅针对整个中国化妆品市场,更是针对其自身。
贝瀚青表示,2011年欧莱雅中国有四大目标——赢得10亿消费者、引领中国护肤品市场发展、继续保持高于市场的平均增长幅度。
首先,推出颠覆性的创新性产品。例如,兰蔻在3月份正式发布的奇迹薄纱粉底液、羽西的生机活能青春保鲜凝霜、INOA全新推出无氨配方的染烫产品、美宝莲“在中国每3秒可卖出一支”的BB霜,以及薇姿的活性塑颜扶纹霜等。
欧莱雅战略之二,即开拓新的市场领域。“这主要是指彩妆市场和男性化妆品市场。”贝瀚青表示,相对于护肤品,彩妆销售表现并不那么抢眼,在亚洲市场尤其如此,正因如此,彩妆品的潜力也是巨大的。此外,欧莱雅有着非常好的彩妆产品,再加上好的技术和研发优势,因此有大力拓展彩妆市场的实力。贝瀚青还认为,男士护肤市场目前正处于繁荣阶段,同样具备很大市场空间。
与此同时,随着兰蔻等高端品牌试水三线城市,欧莱雅中国也将把触角伸向更多三四线市场,因此,征服新市场也是欧莱雅今年的一项战略。